跳到主要內容

從老鼠身上學投資

生物都有「趨吉避凶」的本能,例如一隻老鼠在被貓咪捕獵之前,它只要稍微聽到一點聲響就會迅速逃走,未必要等到貓咪真正出現在眼前才採取行動,後知後覺的老鼠將是被「物競天擇」淘汰的一群,而人類作為生物之一,自然也具備如此的直覺與本能。

但可惜的是,因為人類有思想、有信念、有想像力,很大程度妨礙了本能的展現。以武漢肺炎為例,其傳染性高,有一定風險致死,專家與政府也不斷呼籲防範的方法:多洗手、戴口罩、待在家、勿群聚與保持社交距離等,生物與生俱來的任務無非是生存與繁衍,要規避武漢肺炎活下去,照理講每個人都應該遵守,然而不戴口罩的人依舊很多,假日就往外跑、擠爆各大景點的也一堆,這些人的信念可能包含「我不怕」、「沒那麼倒楣」或者「我悶壞了就想出去玩」,以至於魯莽地無視風險。相對來說,如果老鼠聽到聲響,心裡還想著:「應該不是貓咪吧?或者是我錯覺?」,下一秒就成為貓咪的盤中飧。

回到金融市場上,武漢肺炎造成的衝擊淺顯易見,各地封城導致失業率飆高、經濟活動停擺以及GDP表現差勁,都是明擺在眼前、不爭的事實,那人們怎麼還敢大力買進股票?行動的背後有很多信念(要說幻想也可以)在支持著——這次不一樣、政府會救、有無限QE、經濟不好是鬼故事、股市反應未來,未來一定V型反轉……族繁不及備載。但仔細想想,這些信念有多大程度是你大腦自己告訴自己的?它們是不是蒙蔽了你對風險的根本認識?

金錢的誘惑之大,讓人一碰到它就難以理性決策,加上貪婪本性作祟,造就了市場上總是輸家多、贏家少。市場的危險程度不亞於厄夜叢林,衷心希望每位投資人都能傾心聆聽內心最底層、發自本能的風險提示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長期置頂】個人半年報

2017年6月底 投入成本:78,511 帳面價值:78,612 未實現損益:101 報酬率: 0.13% 2017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145,392 帳面價值:157,192 未實現損益:11,800 報酬率: 8.12% 2018年6月底 投入成本:266,333 帳面價值:269,165 未實現損益:2,832 報酬率: 1.06% 2018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284,698 帳面價值:282,381 未實現損益:-2,317 報酬率: -0.81% 2019年6月底 投入成本:328,813 帳面價值:338.300 未實現損益:9,487 報酬率: 2.89% 2019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208,576 帳面價值:227,980 未實現損益:19,404 報酬率: 9.30% 2020年6月底 投入成本:405,565 帳面價值:394,240 未實現損益:-11,325 報酬率: -2.79%    2020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378,087 帳面價值:384,250 未實現損益:6,163 報酬率: 1.63%     2021年6月底 投入成本:335,079 帳面價值:355,034 未實現損益:19.955 報酬率: 5.96%      2021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367,063 帳面價值:398,750 未實現損益:31,687 報酬率: 8.63 %       2022年6月底 投入成本:588,898 帳面價值:461,724 未實現損益:-127,174 報酬率: -21.60%         2022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745,896 帳面價值:604,459 未實現損益:-141,437 報酬率: -18.96%         2023年6月底 投入成本:725,800 帳面價值:710,548 未實現損益:-15,252 報酬率: -2.10%        2023年12月底 投入成本:1,005,839 ...

優秀投資人的練習

  趁年輕時多存錢。年輕時必要開支低,一人飽全家飽,最有條件增加儲蓄率,也是最快能累積第一桶金的時刻。   把時間花在「積累」。第一點談的是有形金錢的積累,這裡則是無形知識的積累。學習是一輩子的事,沒有什麼東西比你的大腦更值得投資,閱讀所帶來的複利效果,就跟財富一樣驚人。   只在能力範圍內投資。這點借鑒於巴菲特老爺子,你不需要每一件事都懂,這世上也沒有人能自誇萬事通,找出你感興趣、能理解並熟悉的領域,成為你投資的「好球帶」。   控制你的情緒。市場總是貪婪與恐慌交替循環,而最好的交易總在恐慌時誕生,假設你能用一元價格買到價值兩元的公司,豈不妙哉?前提是你要設定好策略,讓事實證明,讓數據說話,不受他人影響。   耐心。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,所有好報酬都是「等」出來的,避免過度交易增加摩擦成本,唯有看到好球才全力出棒,日復一日觀察公司,在對的股價時出手,勝率自然提高。